回首頁

DESIGNSEE THE BEAUTY IN ORDINARY
鄭開翔 畫出庶民生命力

城市速寫畫家鄭開翔,是台灣第一位以鋼筆水彩、系統化記錄街屋文化的藝術家,他於2017 年夏天啟動「台灣街屋100 計劃」,從此對故鄉屏東與台灣各地街屋展開全新的冒險。他用顏料勾勒城鄉的庶民風情,也記錄了環境的世代變遷,獨到的觀點及人文關懷,感動無數在這塊土地成長的台灣人。
Text by蔡舒湉 Photo by吳東峻
台灣第一位以鋼筆水彩、系統化記錄街屋文化的藝術家鄭開翔

畫畫,是一種隨身治療,一種修正記憶的過程。許多人為了畫畫尋找美麗的題材,對鄭開翔而言,更像是在題材中重新發現美麗。他漫遊台灣各個城市,繪畫街屋百態,執鋼筆拉出顫動的生命線條,蘸水彩暈染時光的印記;每當有人質疑主題價值時,來自熱帶南國的城市速寫畫家說,藝術的本質是表達所知所感,傳遞內心的純粹。而我們能否用更溫柔的眼光看待身邊的存在呢?

怪美的,平凡無奇的偉大

「有次畫資源回收站,旁邊撿紙箱的阿桑馬上警覺地問我是不是環保局派來的。」綽號「小開」的畫家鄭開翔啞然失笑:「我說沒有啦!把畫冊給她看,阿桑又講:『啊∼畫這幹嘛?亂七八糟,我也沒穿水⋯⋯』想到就很有人情味。」

因為大學碩士論文題目,37 歲畫家鄭開翔在2 年前將目光聚焦台灣各地街屋,引起外界廣大迴響,出書、開工作坊、辦線上教學樣樣來,畫展足跡遍及台北、大阪、廈門、新加坡等地,也時常受邀媒體訪問。何以與眾不同?有別於整齊典雅的現代住宅,他對鐵皮加蓋、頹圮破敗,或是被大樹包覆的屋舍、攤販更感興趣,甚至細細描繪褪色歪斜的繁體字招牌與路邊停放的摩托車。

曾有法國攝影師到屏東看他的畫展後好奇發問:很多畫家討厭人工元素,為什麼你的畫中有這麼多摩托車呢?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畢恆達,為鄭開翔著作《街屋台灣:100 間街屋,100 種看見台灣的方式!》撰序時,也特別欽點摩托車元素:「100 張街屋作品裡面有40張的前景有機車。台灣確實是世界上數一數二機車數量最高的國家。台北橋每天上下班尖峰時間所形成的『機車瀑布』更登上國際新聞的版面。(停放的)機車,為畫面增添了人味、動感,也調解了畫面的結構與平衡。有時候我想那似乎是繪者在畫上的簽名了,看了讓人安心。」

「就像日本雜誌時常拿台南街景當封面,」鄭開翔說:「我想讓外國人看見台灣道地風情,譬如摩托車就是台灣很強烈的元素。大家平常覺得很破爛的屋子或建築,其實若將自己的角色抽離出來,反而可以看見庶民的生命力,專屬台灣的獨特文化將更為凸顯。」他特別推崇西雅圖城市速寫家加百利.坎帕納里奧(Gabriel Campanario) 的理念—城市速寫(UrbanSketch)是一種生活態度,無論自身的技術好壞與否,只需用自己的美感紀錄眼前所看到的生活環境,放慢速度、用更長的時間作畫會有更多感觸、看到更多細節。

有別於整齊典雅的現代住宅,鄭開翔對鐵皮加蓋、頹圮破敗,或是被大樹包覆的屋舍、攤販更感興趣。

屏東之子,用畫筆認識故鄉

1982 年,鄭開翔在屏東市出生,求學歷程和創作主題都和故鄉有很深刻的連結。雖然屏東還沒有高鐵,但他的作品「進來涼」卻登上了高鐵《T-Life》雜誌4 月號封面,當初他提供20 多幅屏東庶民風情畫,最後由屏東夜市的「進來涼」冰品店畫作雀屏中選。然而,至今他仍自嘲是假屏東人,雖然從小在屏東長大,直到104 年退伍後,才對屏東有更深感觸,「接觸城市速寫後,我開始用外地人、遊客的角度觀看屏東。」

鄭開翔從小熱愛畫畫,喜歡蒐集模型、機器人公仔,或觀察袖珍的塗裝;長大後,騎車停紅燈,看到路邊的房子也出現放大的模型感。時任軍職的父親喜愛書法水墨,三姐弟在耳濡目染之下也培養出藝術雅興,時常被帶往屏東公園參加寫生比賽。特別是鄭開翔,在家人的支持下,從新園國中美術班、新營高中、政治作戰學校藝術系到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一路學習美術,曾榮獲台灣世界水彩大賽、台灣國際藝術協會第17 屆金藝獎水彩類獎項,巨型繪本《我的同學是百歲老厝阿公》(合著)獲文化部補助,並於屏東30 間國小「故事移動城堡」巡迴展出。

事實上,全職畫家的身分不在他原先預期之中,他說,因為喜歡畫畫而念美術班,但沒有想過要靠藝術吃飯。「我小時候很張狂,那是沒看過世界,求學過程會發現自己的不足,每往前跳一級,就發現身邊厲害的人太多了!才懂得謙虛一點。讀軍校重紀律,環境相對比較封閉,有些老師會帶我們出去寫生,如士林官邸、植物園、關渡、淡水,記得那時穿著學校運動服、帶著寫生用具,靜靜地用畫筆與大自然對話,是很快樂的放空時光。」

鄭開翔所畫的屏東夜市「進來涼」冰品店被高鐵選中做為雜誌封面。

紀錄人文,迷路過程邂逅街屋

觀察鄭開翔的眾多畫作,以城市街景為大宗,少有花卉山水,或人物肖像。他強調,創作來自生活,所以對身邊頻繁接觸的景物比較有感觸。「我畫比較多街景,畫人多半是點景,因為有人在畫中會比較有故事性,但人不一定有動態、表情,多半是做為比例尺功用。」童年時他最愛畫公園的大王椰子樹,描繪一節節枝幹紋理與碩大的葉片開展,將其認作是屏東的符號,也是他畫作中少有的自然象徵。現在他在屏東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與眷村子弟程正方合力打造工作室,攜手步步還原復古的眷村歷史風情,因屋旁種植一棵巨大的錫蘭橄欖,故將工作室命名做「有。好樹」。

他對老房子的愛,反映在繪畫大量街屋,並且將老房子擬人化,視為地方耆老加以尊重、紀錄。約4 年前,他開始嘗試城市速寫,作法並非沿著公車路線或針對大地標取景,而是「用漫遊的方式讓自己在城市裡迷路」,期待與角落的老房子不期而遇。

2017 年8 月基於碩士畢業創作,正式展開「台灣街屋100」計畫,今年2 月出版《街屋台灣:100 間街屋,100 種看見台灣的方式!》,累計走遍台灣19 座城市,創作近200 幅作品,精選共100 間街屋。他說,自己沒有做太多計畫,只要放慢速度、保持好奇心,可能拐過一個轉角就能看到很多好玩的東西。如今,找尋有趣的房子已經變成一種習慣,看到有趣的房子就會先用手機拍下來。到日本、土耳其旅行時,也隨身攜帶速寫本,把畫遊記當作給自己的功課。

「開始畫屏東後,發現屏東有很多過去或沒發現的有趣之處,例如中區有很多日治時代所建造的宿舍,後來成為眷村聚落。台灣人很友善,只是不習慣看到有人在路邊畫畫,時常投以好奇目光,我也在繪畫過程與周遭人事物有更多接觸,一旦建立情感連結,就越發喜歡這個地方。」這種溫情也多半夾雜惋惜與不捨的複雜情緒,鄭開翔在繪畫街景過程,發現屏東這幾年有很大轉變,許多老房子被拆除,甚至有朋友揶揄,拆屋的人該不會就是看他的作品按圖索驥,讓他哭笑不得。「不能說都市更新或新建設是錯的,但也不得不承認屬於屏東的記憶正在消失。台灣平民的房子不是典型的美,而是呈現複雜的堆疊形式,例如三角錐路障、摩托車、招牌上的繁體中文、紅白塑膠袋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台灣元素。新式建築呈現流線,近似孤高的藝術品。我喜歡畫曬衣服的殘破房子,因為有很多生活痕跡在其中。強烈的『台灣味』深深根植在台灣人的身體裡,無法一一抽離。」

「這些房子很可愛,代表台灣的生活模式,我看到它們被粗暴地拆除,由衷感到難過。如果能用更溫柔的心面對,這城市會更有溫度。」曾有幾次,讀者在看過鄭開翔的街屋系列後,透過粉絲頁私訊感謝他為老屋留下消逝前的身影,原來,房子主人靠著檳榔攤養活家中7個小孩。「其實畫的當下不知道背景,聽到他們的回饋時,我真的蠻感動,反思自己在做重要的任務,為台灣記錄無法抹滅的畫面。

鄭開翔鼓勵多嘗試不同媒材,鉛筆、蠟筆、原子筆同樣能展現不同韻味。

首重實驗精神,倡學孩子畫畫

在學期間,鄭開翔多練習油彩與水墨,現在多用鋼筆與水彩揮灑流暢筆觸與溫暖色調。他鼓勵多多嘗試不同媒材,鉛筆、蠟筆、原子筆同樣能展現不同韻味,嘗試過不同媒材,才能開創出新的東西。不用擔心人家批評畫得不好,因為城市速寫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談及媒材,他解析水彩的優勢是便利性,但失敗率也較高。很多人怕畫錯,往往重複塗抹畫面,導致越暈染越髒,效果也分不出來。建議先釐清上色步驟,等乾了再重疊其他顏料,做出色彩的撞擊與變化。媒材不一定要買很貴,但買太差的可能挫折感也會比較大。另一方面,鄭開翔亦從實驗精神切入,例如牛皮紙有油水排斥特性,一般來說不是畫水彩的好選擇,何不嘗試厚水彩?城市速寫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天氣,下雨時也可以試試雨淋的效果。

論及技法,他多用「剪貼」的概念,把眼前覺得有趣的造型擷取下來,顏色習慣用土黃色打底,整體色調偏暖。「大部分人看到鋼筆會歸類為速寫,但速度不一定要很快。線條歪歪扭扭,有點抖動比較有溫度,城市速寫不是畫建築圖,有點繪畫的手感比較好,現場實況較混亂,我會去蕪存菁,美化獨棟建築的造型趣味。」

鄭開翔觀察工作坊中的學員普遍面臨的瓶頸是無法放開自我,這也是他持續挑戰的議題。「科班養成教育一定會磨基本功,有時是助力,但有時也是阻力。畢卡索一輩子都在學小孩子畫畫,基本功強,又能夠丟掉框架,展現純粹童真狀態。我常常強調每個人的作品都是好的,你今天選擇來上課,可能對我的技法有興趣,我能分享我的思維與經驗,不會去評斷好壞,鼓勵學員學一陣子後換其他老師繼續學習。」

鄭開翔受台北101之邀,將在美食街揮灑個人獨到筆觸。

驚艷美食街,為台北101作畫

受台北101 之邀,鄭開翔為地下美食街裝修期間設置的圍籬,揮灑個人獨到筆觸,民眾可在逛街與享用美食過程,欣賞他膾炙人口的街屋系列,以及各國品牌的歷史店舖街景。他說,台北101 因建築物高聳矗立於盆地,直向構圖容易流於單調,橫向又無法展現雄偉,是許多畫家挑戰的題材。「101 在各方面都很能代表台北,一座城市有個讓你能馬上聯想到的符號,真的很幸福!我常問別人,想到屏東會想到什麼?每個人的定義都會有點不一樣,這是我們屏東人需要思考的事。」

「我一直覺得我很幸運,有很多人幫助我。走這條路,要能堅持跟保持純粹,我並不是說賣畫或包裝自己是不好的事,而是行銷跟本質要並進。成就感不在於尺寸、數量,而是自己有沒有感動,即使不夠討喜,也要努力接近內心想表達的理念。」這世界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透過這位城市速寫畫家的眼睛讓我們看見,放慢速度就可以看到更多有趣的事物,讓我們的視野更加豐富!

鄭開翔用漫遊的方式讓自己在城市裡迷路,期待與角落的老房子不期而遇。
《 延伸閱讀 》
    • Shinning from Inside品味女子
    • Nailed Neo-Chinese Chic王陳彩霞 摩登玲瓏現夏姿 與台灣香奈兒共舞
其他精采內容下載本期網路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