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可說是世界進入非洲的門戶,全世界排名前10 大的法律事務所,已有多家在南非設點,其中以歐美國家的事務所居多。中國近年躍居南非最大貿易夥伴,至今卻未見大型華人律師事務所。南非人口近6,000 萬,其中黑人約4,800 萬而華人僅50 萬,市場有先天的侷限性,加上歧視無所不在,華人開業難度高,但對律師鄧宏翰來說,只要清楚自己的理念,創業並非遙不可及。
智捷律師事務所創辦人鄧宏翰,出生於台灣,10 歲時隨父母移民南非。大學法學院畢業後隨即投入就業市場,但是很快意識到華人律師想打入主流市場的機會很渺茫。
鄧宏翰表示,華人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律所)主要客戶群不是黑人、白人、印度人或是其他族群,很明顯,是華人。
據非官方統計華人約50 萬人,換言之,即便華人財力或許不錯,但市場客戶群有限。目前南非由華人所開設的律所有5 家,比不上大律所動輒上百名員工的規模,也無法達到中型律所30 ∼ 40 名員工的規模。每家華人律所大約維持在10 名員工左右。
一般來說,南非公民在完成法學院4 年課程與2 年實習後,才具有參加國家律師考試資格,通過後取得律師執照才獲准在南非執業。
鄧宏翰依循上述規定,畢業後,選擇到大學附屬法律扶助中心實習,幫助弱勢族群免費處理法律問題,薪資雖然比一般餐廳服務生還低,但是工作內容卻十分有意義。
考取律師執照後,鄧宏翰離開大學的法律扶助中心,進入一家採用靠行制度的律師事務所服務。老闆要求每名律師必須自行開發客戶,公司僅提供辦公桌椅、辦公設備以及協助處理行政庶務,但卻要求律師將客戶酬勞的25% 回饋給公司,委實有些高讓他收支難以平衡。這段艱辛的日子長達7 年,可是讓他紮下深厚的業務基礎,自我成長許多,同時更加充分了解華人市場的脈動。
時值中國市場興起,鄧宏翰懷抱夢想, 希望集結所有華人律師的力量扮演中非溝通橋梁,合力開一家大律所,和南非其他大律所公平競爭。也許是經驗不足,也許是平台不夠大,這個願望最終沒有實現。
爾後他受雇國際大型律師事務所,擔任南非中國業務負責人。頭銜看似風光,但上司授權有限處處受掣肘。鄧宏翰認為,法律是服務業,經營客戶首重優良口碑,獲得客戶信賴再慢慢努力加碼,若客戶是華人更該如此。「價廉物美」是華人傳統思維,如何讓對方產生這種感覺是建立彼此信任的重要過程。
遺憾的是,這家國際大型律師事務所的策略並非「價廉物美」,報價跟其他國際大所一樣高,當然沒有競爭力。鄧宏翰身為中國業務部門負責人,只能承受客戶的責難,對報價策略無從干預。
不適應大公司文化加上整體環境依然還是以白人為主,鄧宏翰始終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只好黯然辭職,不由得產生一種「不管你英文多好,即使同樣是南非公民,但在別人眼中你還是外國人」的感慨。
離開大律所後,鄧宏翰有一陣子十分迷惘,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談了幾個職缺,每當請問對方「自己報價權限範圍」時,對方總是回答「要往上匯報,一切由上面決定」時便打了退堂鼓 。歷經種種困境,點燃了他創業的火種。
打不進主流市場
華人還是有辦法生存
創業,是為圓夢,一切從只有7 坪方米的辦公室開始。
2016 年鄧宏翰創立智捷律師事務所(Simplex),至今邁入第5 年,公司也從初期鄧宏翰和一名黑人助理的兩人公司,慢慢擴展到目前6 名員工的規模。
公司原則上絕不跟大律所搶案子,但採取薄利多銷方式,在不違法、不違約、服務好的原則下,主打「幫客戶解決問題」進而使客戶產生信賴與信心。
鄧宏翰負責接案、行政管理和客戶服務,實際法律業務交由員工執行。受限於華人市場,加上近年台商逐漸淡出南非市場,導致公司95%業務來自中資。他認為與中國做生意,語言確實是優勢,但不是決定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為「如果語言能決定一切,許多人都可以成為百萬富翁」。法律專業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工具,尤其當公司逐步成長時,藉由法律專業開拓本土黑人族群業務,逐漸讓中資業務占70%、本土黑人業務佔30%,將會是公司未來努力的方向。
華人律所在南非,鄧宏翰形容,比較像是「群雄割據」的概念。彼此認識,有交情,合作意願卻不高。他笑著說,這個話題在圈內已經討論多年,但最終無緣成行。此外大家各自都過得還不錯,賺的錢也夠養家,沒有「不合併就無法生存」的迫切感,因此盡量不相互干擾。
南非屬於大英國協體系,強調司法制度,重視法律流程,因而拉長了案件的訴訟時間。律師在南非算是收入不錯、受人尊敬的行業,民眾若有需求會自動尋求律師的協助。律師案件多導致法院也相當忙碌。
那麼,南非政府對華人執業有沒有特別規定呢?鄧宏翰的回答很「法律」,政府沒有特別規定,無論律師是哪個種族都必須守法,但非黑人族群很難享有和黑人同等福利。
這次採訪正值新冠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大流行,不少華人在海外因為戴口罩而遭受歧視。 透過通訊軟體接受越洋採訪的鄧宏翰說,在南非不至於如此,因為南非走過種族隔離的悲痛歷史,「對歧視問題非常敏感」,或許有人會在網路上說嘴,但不會明目張膽表露出對華人的鄙視,不過難免會遇上「異樣眼光」。
南非經過漫長的抗爭運動,直到1994年才正式廢除長達46 年的種族隔離制度。前南非總統曼德拉是律師出身,早年積極為黑人辯護發聲,是知名的反種族隔離倡議者,甚至因此被定罪入獄服刑長達27 年。
歧視無所不在
不當它是個問題
鄧宏翰家的鄰居是白人,每次鄰居家的樹枝「越界」長了過來,他的父母整理庭院時便會順手剪掉,這動作引起鄰居不快,經常威脅揚言要提告,這件事伴隨著他長大。有一次他忍不住跟對方說,「想怎麼樣就放馬過來吧 !」「這麼多年來你都是用這種傲慢態度對待我的父母 ⋯⋯」,鄧宏翰回憶起來還有些情緒。
鄧宏翰14 歲那年,他的哥哥剛學會開車,某天在路上發生車禍,保險公司不願理賠,而對方態度又強硬,請律師寫信威脅提告,信函以艱澀難懂的英文書寫。當時全家剛移民南非幾年,英文程度還無法應付那種狀況。看到父母為了棘手的法律問題陷入焦慮恐慌,鄧宏翰在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記。
爾後會走上法律這條路,多少跟這些過去的境遇有關。看待這些異樣眼光,鄧宏翰的態度很務實--- 當你屬於多數族群時,感受不到;當你屬於少數族群時,就會感受到。
他說,政府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粥少僧多,只好補助佔人口80%的黑人族群,不可能要求政府一視同仁。「若是這樣的歧視,我可以接受。」
鄧宏翰說,歧視其實無所不在,但這並不是一個問題。當律師是希望用自己的理念,保護周遭的人,幫助有困難的人。他創辦智捷律師事務所時,便是標榜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協助客人理解複雜的法律問題,讓當事人能免於恐懼,不用承受家人當年的那種惶恐與痛苦。
除了不讓客戶因語言而害怕面對法律問題 ,也協助客戶簡化問題。他發現有些律師喜歡把律師信寫得文謅謅,讓客戶讀起來似懂非懂; 或是一頁半可以寫完的信,硬是寫成15 頁或更多。站在老闆的立場,假設目標是收費1 萬元,但是只有1 頁半的文件似乎不好意思,只好故意拖長為15 頁,於是便順理成章收費1 萬元了。可是換成客戶的角度則是:「我哪有這麼多時間看完15頁的文件」、「花這麼多篇幅引用法條,我若看得懂還花錢請律師幹嘛!」
鄧宏翰認為這樣處理方式不妥當。很多時候,律師的客戶對口是企業員工,不是企業本身。對方希望律師能幫忙減輕工作量,當他去跟上司匯報的時候,內容最好簡單明瞭。
創業無法給建議
唯有清楚創業的理由
對鄧宏翰來說,開律師事務所就是創業,跟開咖啡廳、開髮廊的概念一樣。律師是服務業,沒有具體的產品,靠的是客戶是否信任這名律師,或是在某種程度上僅是「憑感覺」。被問到可否給想在南非創業的華人什麼建議,他直白地回應「沒什麼可以建議的」,因為每個人的背景、資源和人脈都不一樣,「但你絕對要找到創業的理由跟理念。」
他接著說,為了享受無拘無束生活開咖啡店和為了理念而開咖啡店,是兩種不同的概念。開一家自己的咖啡店,不只是為了唯美的氣氛和自由,還包括是不是了解咖啡豆、咖啡機、物料進口、門市經營管理等面向。
人生每個階段都會迎接不同的學習,沒有前面走過的路,鄧宏翰不會走上創業道路。他深知自己創業的理由,一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二是期待擁有更多自主權,三是心裡的未竟之夢,「為什麼非洲沒有由華人所開設的大型律所 ?」他認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說,有兩種人會創業,一種是有核心理念的人,另一種是找不到工作的人。鄧宏翰謙稱自己是後者,但其實,他兩者都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