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LEGENDTAIPEI 101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Contest
台北101國際攝影大賽 拍出台灣之美

16世紀航海者從水平線發現蓊鬱寶島讚嘆福爾摩沙,21世紀旅人則在天際線受逾500公尺高的超級摩天樓台北101震懾,一一用鏡頭捕捉邂逅的瞬間。自落成以來,台北101不僅成為旅行、攝影愛好者必訪的地標,擁有LEED認證之「全球最高綠建築」光榮頭銜,也讓它成為永續設計的先驅。藉由舉辦一年一度的國際攝影大賽,台北101邀請地球村全民共同闡揚台灣的地景與精神之美!
Text by 蔡舒湉    Photo by 台北101、施純泰、吳壎文、賴露釧、唐蔚光、曾國忠、褚信介
2018年金牌獎「萬眾歸心」,以動態畫面呈現勵志寓意。

身處台北市,無論日夜黑白、建築內外,每當踏出捷運口、騎車繞行市場街巷、在辦公大樓沖茶遠眺、出遊登山俯瞰盆地……,你都很難忽略台北101的存在,尤其是台北101跨年燈光煙火秀,更與紐約、倫敦、巴黎等國際一線城市串連成一氣。超高建築的超高能見度,如果是你,會如何拍攝台北101呢?

國際旅人盛事 來台定番打卡點

旅人好奇城市文化,相對的,形塑城市精神的建築物更好奇如何被觀看。台北101於2004年底至2010年1月4日為期五年時間擁有世界第一高樓的紀錄,榮獲英國廣播公司BBC評選為世界最美的八大超高建築之一。台北101自2006 年開始舉辦國際攝影大賽,闢建「台北101專題」,廣邀攝影愛好者自由詮釋台灣的榮譽地標,2015年起更首次增設「台灣之美特別獎」類別,每年訂定山岳、水岸、海洋等不同專題,持續發揚台灣風情萬種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活動。

為了讓「國際」的名號更加名副其實,台北101同步發動公部門與民間團體的力量進行宣傳,請外交部與觀光局透過外交管道,以及合作攝影夥伴的海外連結,號召外國朋友與僑胞一起加入台北101國際攝影大賽,歡迎曾經駐足台灣的旅人從天涯海角寄來當初的感動。2018年第12屆台北101國際攝影大賽再度向五大洲招手,今年收件數再創新高,視角更見多元,共有超過四千件作品角逐,包括美國、英國、法國、比利時、日本、中國大陸與港澳等地都有攝影愛好者投稿,創下歷年來最多外國籍參賽的紀錄,讓「國際」名號實至名歸。

本屆比賽由中華攝影雜誌社承辦,邀請資深空中攝影家陳敏明、行政院新聞攝影金鼎獎得獎人胡毓豪、惠普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採購處全球總經理蕭國坤、數位暗房技術及影像輸出專家黃東明、台灣文化影像實記空間執行長陳碧岩、台北101大樓事業處副總經理劉家豪以及台北101觀光旅遊事業處營運長邱健吾,共七位評審歷經六個小時一起評選。歷經初審、複審、決審三階段,全程隱匿參賽者姓名與背景資料,單就影像手法與內涵分高下。過程中不時可見評審委員秉持經驗搜索記憶推斷拍攝地點,或是對新穎的角度詮釋嘖嘖稱奇。最後出爐的得獎作品共有63件,由吳壎文的「萬眾歸心」拔得頭籌,奪下金牌獎,唐蔚光的「競」緊追在後,榮獲銀牌獎,褚信介的「101雲海之美」贏得銅牌獎。優選獎10名,佳作獎30名,台灣之美特別獎共20名。

偌大的會議室鋪滿參賽作品,讓評審得以逐一瀏覽,做出評斷。

呼應理念是王道 自然永續金讚

今年冠亞軍作品都表現出強烈的動態感,一是眾鳥高飛、一是腳踏車競賽,兩者皆以決定性的瞬間為主軸,且擁有豐富的色彩表現,縱使台北101 成為畫面中低調的環境背景,卻在生物的活動烘托下,襯出不凡氣韻,玩味建築與城市的關係。

獲得金牌獎的「萬眾歸心」由吳壎文所拍攝,評審認為此作點出旭日東昇的期待,並以動態畫面呈現群鳥氣勢昂揚地飛向台北101,勵志的寓意不言可喻。由構圖觀之,鴿群點綴其間,雖繁不亂,畫面多元卻具統一感;布局方面,上藍色天空初亮、中橙色雲彩爭輝、下則以台北天際線坐實,台北101的出類拔萃,無論位置再謙遜,都是以王者之姿坐擁視覺的焦點。唐蔚光的「競」,畫面前景是衝刺於彎道上的自行車手,亮麗的單車衣褲產生動態的炫目感,台北101雖在遠處,但椰子樹形成的V字形,以崚線包抄方式將台北101鑲嵌其中,君臨的圖騰感饒富興味,一舉奪得銀牌獎肯定。銅牌獎褚信介的「101雲海之美」畫面唯美,中央構圖法的聚焦強調了台北101在恰如其分的雲霧繚繞中拔地而起,信義商圈建築群也都排列入畫,搭配背景山脈連綿,將台北盆地妝點得美輪美奐,光影與雲的比例拿捏得當,展現穿透性,是歷年來類此作品的翹楚之作。至於「台灣海洋島嶼風情」專題,深受島國子民歡迎,投稿十分踴躍,評審蕭國坤表示,參賽作品對四面環海的台灣做了許多新的見證與記錄,遴選出的20張得獎作品囊括台灣本島與離島海岸線上的特色景點,紀實、人文、構圖與美感令人嘆為觀止 。

其實本屆冠亞軍「萬眾歸心」與「競」難分軒輊,支持「萬眾歸心」者標榜與自然連結呼應台北101 是全世界最高的綠建築,宣揚珍惜環境,且以動物為主角的意象實為罕見,結合大自然的意象備受評審青睞。另一方面,「競」則以運動彰顯活力、健康意涵,以台北101作為台北市象徵,凸顯城市動能。經過一番激烈的辯論後,最後投票由「萬眾歸心」險勝。整體而言,今年參賽作品多與大自然連結,透過人或動物元素為建築注入溫暖的人情味與蓬勃生命力,增添畫面的視覺張力與戲劇性,使商業建築不流於冰冷堅硬的水泥森林,催生濃濃藝術感知,製造心靈震撼力。

2018年銀牌獎「競」,充分表現台北城市的活力。

冠軍心法 成事唯有堅持

金牌得主吳壎文特別接受台北101訪問,身兼醫師與律師雙重專業身份的他,自五年前開始學習攝影。第一年以小白鷺為主題,一步一腳印地練習慢門拍攝技術。去年7月得知2018台北101國際攝影大賽徵件消息,躍躍欲試的他馬上著手鑽研歷屆得獎作品,接著決定以「鳥類」攝影詮釋台北101。吳壎文說,鳥有許多拍攝角度,因鳥會懼人,不像模特兒能夠擺拍,一旦展翅翱翔,就要再等待觀察,改變拍攝方針,此外,天候狀況也會直接影響呈色,是失敗率極高的主題。

吳壎文從去年7月持續拍攝至今年3月,共按下四萬多次快門、挑選一百多張影像參與本屆比賽。斬獲金獎的「萬眾歸心」拍攝時間是1月13日約清晨7 點,地點位於觀山河濱公園,情境設定為在空中盤旋的大群鴿子。那天早上他約拍攝了20次,調整慢門自1/4秒~1/125秒,試出效果最佳的1/60秒。命名「萬眾歸心」象徵大群飛鳥受台北101吸引,如同大批旅人蜂擁而至。

得知自己獲獎,吳壎文喜出望外,對於自己首次參賽就摘下首獎感到又驚又喜,感謝台北101持續舉辦攝影比賽,特別是「不限張數」,讓他揮灑創意時更能大顯身手。同時肯定台北101禁得起時間考驗,鍥而不捨地經營推廣攝影比賽。「台北101周圍的建築越來越多,欲凸顯單一建築之美的拍攝難度也越來越高,相當講究創意,能辦到12屆真的非常不容易!」截止收件後,吳壎文仍持續在觀山河濱公園拍攝,他說,對台北101還有許多構思沒有發揮,往往一個定點連續拍攝一季,一個主題拍攝一年。「想做好就要堅持!無論清晨、半夜、下雨,都要克服萬難!」吳壎文近期計劃開設個人展覽,日後也想嘗試空拍或其他攝影設備。

求新求變 創新發揚台灣之美

台北101的建物歷史不若紐約帝國大廈、巴黎鐵塔、倫敦大笨鐘悠久,作為國際地標,它尚待時光淬煉不朽傳奇,也因此台北101特別看重源源不絕的創意,無論是比賽形式、評審團成員、得獎作品風格、影像展示或運用……,每屆都希望推陳出新,寫下當年特有的DNA,讓一棟特定建築物的主題攝影,在走過一輪生肖年後,如同催生天馬行空的一千零一夜,越發引人入勝。

例如2017年冠軍作品曾國忠的「看見希望」,擷取一彎優美的彩虹從天邊落下恰恰好與台北101大樓尖頂巧妙相接,大膽簡潔,角度排除傳統沙龍的黃金構成;2016年金牌作品賴露釧的「幻影101」,以水中倒影呈現四四南村與台北101新舊交替之感,構成歷史傳承張力。另外如黑白攝影,只要技巧與理念脫俗,也不怕與彩色攝影同台較勁,如2017年銅牌獎作品謝美玲的「櫥窗之影」,運用玻璃上小方塊圖案為前景,在明暗濃淡間使物像交錯重疊,從平面推移到立體,達到縱深透視、優美穩重的視覺效果。每年比賽都能看出不同趨勢,或自然質樸,或璀璨華麗,或呈現當年盛行的攝影技巧,大前提是,台北101國際攝影大賽的初心是提倡人與建築的本真,所有參賽作品禁止合成,決選階段會請得獎者提供RAW檔確認無修改痕跡。此外,也注重原創性,歷年不乏有心者以過往得獎作品為依據沿用技巧,其實,重複概念並無法獲得評審團青睞,唯有創新真善美,才是台北101國際攝影大賽不變的方針。

2017年金牌獎「看見希望」,捕捉到彩虹連結台北101的夢幻瞬間。

促進觀光效益 最棒的城市行銷

台北101國際攝影大賽優秀得獎作品從6月11日~7月13日於台北101辦公大樓一樓藝廊Gallery 101與官網線上藝廊展出。凡入選影像皆有機會與台北101的宣傳設計結合,歷年累積的豐富授權影像資料庫,可用於場域內的佈置、觀景台周邊商品製作,讓國際遊客在實際造訪、線上瀏覽,或收到親友遙寄的明信片祝福時,都能透過台北101將台灣的美好散播到全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台北101於2015年3月授權東武集團於栃木縣日光的「東武世界廣場」,建造了一棟1:25,相當於7層樓高的台北101模型。園方也將為這棟精緻的「遠親」拍攝英姿,精彩影像將在今年展覽中同步亮相,更添國際互動話題。

台北101是國際媒體、網路社群的拍攝指標之一,每當躍上國際版面,都讓台灣人感到與有榮焉。在未來,台北101歡迎更多攝影素人與海外朋友一起來參與台北101國際攝影大賽,共同看見台灣之美,請與台北101繼續昂首闊步發現更不可思議的新視界吧!

《 延伸閱讀 》
  • 2018 Milan Design Week前進創新未來
    如夢似幻中的瘋狂設計
  • La Biennale di Venezia藝遊威尼斯
    在水都看見建築設計之美
其他精采內容下載本期網路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