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中,一間歷史悠久、專業資深的法律事務所該是怎樣的樣貌?誰說一定要中規中矩、沉穩樸實?現代明亮、極簡俐落的人性化空間設計,加上智能化的先進設備,反而更能展現與時俱進的專業形象,這正是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員工們倍感幸福,客戶深感信服的經營之道。
創立於1965年的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不僅是國內歷史最悠久,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國際法律事務所之一。創辦人為蔡六乘律師及蔡中曾律師父子,因此律師事務所英文名稱“TSAR & TSAI”就是分別以蔡氏父子英文姓氏的上海及國語譯音而來,而中文名稱「常在」則表彰永續經營,以及隨時提供可靠服務之意,且又因蔡氏父子為虔誠基督徒,此名也寓意「主恩常在」的祝福。
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主要為國際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跨國性法律服務,包含海外投資及併購、合作授權等複雜的國際商業交易或商業紛爭訴訟,並獲得國際評鑑團體無數次台灣區最佳律師事務所美譽。為期望在公平合理制度上永續發展,常在採用透明公開的合夥制度,吸收各方面法律人才,目前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共有17位合夥人、55位律師,工作團隊共150人,除了台北本所外還設有新竹分所。
精華商辦地段 進駐國際商業據點
原位於敦南金融大樓的常在國際法律事務台北本所,由於該大樓計畫於民國109年進行都更重建,因此事務所從民國105年底,便開始積極尋找新的辦公空間。代表受訪的常在執行委員會主席林秋琴律師回憶道:「為了尋找適合搬遷的辦公室,我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看遍了無數的商辦大樓,始終難以找到能夠全然符合我們各方面要求的完美空間,直到臺北南山廣場的興建完成。」
坐落於台北最精華商辦地段的台北南山廣場,可謂相當耀眼,其建築高度僅次於台北101,為台北市第2高樓,且由於位處信義計畫區樞紐,無論是搭乘捷運或是開車至國道,都在3分鐘的路程內,不僅佔有交通便利優勢,同時也是一處國際化商業重要據點。值得一提的是,整棟建築的造型十分特別,宛如雙手合掌的祈禱姿勢,具有表達感謝與和平祈福之意,也代表公司對客戶的感激以及祝福之意。
除了地點優越,建築本身的軟硬體設施具世界一流水準,這也是備受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重視的條件之一,畢竟常在的客戶多為國際企業主,對於安全、隱私、效率等服務有極高的要求。以建物主體來說,臺北南山廣場擁有最高規格的結構設計,包括將基樁打至岩盤,以及為全台第一棟裝置2顆阻尼器,搭配可抵抗16級風壓的全亞洲最安全大樓外牆帷幕,而一般住宅所採用的混凝土強度約3,000~5,000磅;臺北101混凝土強度為10,000磅,臺北南山廣場更創下紀錄,採用國產建材實業12,000磅高強度混凝土,設計強度達16,000磅,為目前國內結構強度最高之建築,如此一來,既可減低大樓受高空強風和颱風吹拂而造成的搖晃,並且在地震時能達到良好的制震效果,因而獲得混凝土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混凝土工程優良獎第一名特優獎項,以及臺灣建築中心(TABC)耐震標章認證。
此外,對於企業而言,穩定的資訊系統方能維持營運,因此不斷電系統設置極為重要,一般商辦大樓的供電備援力通常為70%或8小時,而台北南山廣場則能提供24小時100%供電備援,即使該區大停電時,也能確保其電源插座、燈光甚至空調系統維持100%供電無虞。
針對保全安檢部分,因應商辦大樓內每日有大量員工及訪客出入,台北南山廣場的全方位物業管理採用日式SOP規範與完善教育訓練,並安裝先進WiFi無線感應安控系統,將大門入口、門禁閘口、電梯到租戶辦公室,共四道管控機制,整合為便捷安全的一卡通,媲美日本東京「丸之內」頂級商辦物業服務,為業主、員工或客戶造訪時,提供最安心嚴謹又迅速不失禮節的安檢防護。
軟硬體設備 同步世界一流法律事務所
由於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工作團隊龐大,要能夠找到可同時容納多達上百人的辦公空間,實在並非易事,像之前位在敦南金融大樓的事務所,便是因樓層空間有限,員工得分別在上下樓層辦公,使得彼此的工作溝通交流或管理方面,多少會造成些許不便。而台北南山廣場商辦大樓最讓林秋琴律師印象深刻的是,位於11樓的辦公空間達一千多坪,足以容納常在的工作團隊,加上內部建築採無柱、挑高設計,空間效能可輕鬆運用、極致發揮,最為加分的亮點,在於360度的環繞窗景,能將自然光線導入室內,並且讓寬敞感得以無限延伸,且全棟採用綠色環保建材,並擁有全台最高的20公尺植生牆,屋頂也運用植栽來降低都市熱島效應,同時室內的全方位能源環控系統,可將室外新鮮空氣引進,並過濾PM2.5有害懸浮微粒,常保空氣清新,獲得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綠建築證書鑽石級」。
因此無論是地理位置、周圍環境氛圍、商辦大樓建築設計、軟硬體設備及辦公空間面積,皆可全方位滿足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的需求,尤其當國際客戶來訪時,會感覺與其他世界一流先進事務所沒有差別。
外圓內方大廳 意涵圓滿方正經營哲學
談到內部的辦公空間規劃,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希望讓客戶及員工一走進門,便能深刻感受處於一個舒適又不失專業感的環境中,因此室內設計風格相當簡潔俐落、充滿現代感,看似極簡但小細節絕不馬虎,甚至在設計中還暗藏了不少意涵巧思。像是寬敞的圓弧形接待大廳,細看其實是採「外圓內方」的設計,「內方」代表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做事理念及核心價值為正直方正,「外圓」則代表圓滿之意,搭配充滿明亮感的光線投射,讓每一位踏進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的人,都能帶來光明正向的好心情。
照顧到客戶的隱私安全,特別將做為會客及開會用途的空間與辦公室作出區隔,因此客戶造訪時,無須經過辦公室,就能直接進入會議室進行諮詢商討。多達7間的會議室大小各異,從5人的小型空間到最多可容納60人的超大型會議室均有,雖然有些會議室緊密相連,但因隔間設計特別注重隔音效果,因此即使同時好幾組人在隔壁開會,也不會受到雜音相互干擾,隱密安全工作十分到位。
舒適自在 像家一樣的個性化辦公空間
而事務所的辦公室可以說是律師們的第二個家,為了盡量讓每位律師都有各自的獨立工作環境,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內規劃了多達40間辦公室,但讓人驚奇的不只如此,而是每間辦公室都散發濃烈的個人風格,打開任一道門走進其中,都會有種誤以為不小心闖入了某位律師居家空間一隅的錯覺。
常在鼓勵每位律師們依照個人喜好來佈置自己的辦公空間,力求營造最舒適自在的工作氛圍,像是房間內窗台、角落被各種大大小小盆栽植物包圍的森林系辦公室,一邊工作一邊吸收芬多精,頭腦自然能始終保持清醒、思緒可長效維持清晰;還有以畫作點綴牆面的藝術系辦公室,可以陶冶性情、有助抵禦高壓的負面情緒;也有律師則是把自己家裡坐得最舒服的一張椅子辦進辦公室,疲累的時候,放鬆地坐在窗前稍微放空片刻,就是最速效的充電方式,而律師們也能藉由造訪其他同事的辦公室來轉換一下心境,這就是空間氛圍營造的神奇魔力。
在軟硬體設備上,常在也同樣盡量滿足同仁們的需求,包括內部裝潢採用環保無毒材質,打造健康安心的工作環境,此外,例如有同事認為長時間坐著工作很容易腰痠背痛,於是提出希望有時也可以站著工作的想法,在選購辦公桌時,便採納了那位同事的意見,挑選可以調降高度的桌子,提供給有需要的同事。
來到了一處看似圖書館又像餐廳的公共空間,這裡充分發揮了多功能的使用性,兼具用餐、交流、圖書閱覽等目的,許多同事們都會在中午用餐時間,聚集到此一起享用午餐,而每個周三和周五這裡也開放下午茶時段,讓同事相互交流、聯繫感情。
重視客戶的專業服務態度和隱私,也尊重每個人的權益及感受,將工作團隊的福祉視為優先,努力朝向幸福企業的方向前進,正是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勇往直前的堅定目標。